在目前的污水處理中,根據(jù)污水的可生化性好的特點,多采用生物處理工藝為核心工藝。而該工藝又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活性污泥法,另一類是生物膜法。
常見的活性污泥法有:A/O、A2/O、氧化溝、SBR等工藝;常見的生物膜法,則包括MBR、接觸氧化法、生物轉(zhuǎn)盤、生物濾池等形式。隨著排放標準要求越來越嚴苛,很多老的污水處理廠都面臨提標改造。目前提標改造常用技術(shù)是在老工藝后面增加深度處理工藝,但是,有些生化處理工藝采用A/O或A2/O工藝的老廠,因為整個污水處理廠場地限制的問題,無法在后段新增工藝和場地設施,從而無法完成提標改造任務。
采用A/O或A2/O生化處理工藝的老廠的生化處理裝置通常包括相通的生化池和二沉池,生化池包括沿污水流動方向依次設置的厭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其中好氧池1的池底設置有總穿孔曝氣管,總穿孔曝氣管與曝氣裝置相通。該好氧池功能單一,其通過長時間整池持續(xù)曝氣,促進池內(nèi)好氧菌生長,能耗較高。
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系統(tǒng),其好氧池的內(nèi)腔分為至少兩個曝氣單元,每個曝氣單元分別有各自獨立的穿孔曝氣管,每個曝氣單元可通過相應的閥門來實現(xiàn)開啟和關閉,從而生化處理裝置運行過程中,在好氧池內(nèi)可形成相對獨立的若干子好氧池單元(即O單元)和若干子缺氧池單元(即A單元)。在生化處理裝置運行一段時間后,通過閥門的開啟和關閉,使好氧單元變成缺氧單元,缺氧單元變成好氧單元,如此反復,不僅可有效降低能耗,而且通過O、A環(huán)境的不斷交替,運用微生物飽饑交替規(guī)律,可提高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能力,實現(xiàn)節(jié)能增效,對污水進行高效處理,而且易于檢修維護。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系統(tǒng)及工藝,通過對前段好氧池進行提標改造,可以有效節(jié)能30~40%,增加處理容量30%以上,并且可有效提高COD、NH3-N、TN、TP的去除率,達到節(jié)能、增效、擴容的目的,從而減輕對后續(xù)裝置及工藝的負荷壓力,非常適合現(xiàn)有老的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